首页 > 合知行课堂

打破方法开发盲区,七步带你玩转气相色谱样品分析


气相作为常用分析设备,实验人员对其基础知识以及硬件操作比较容易上手,但面对样品分析任务时,有时会出现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,这往往是触碰到了方法开发上的“盲区”。

 

所谓方法开发,即针对一个或一批样品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。方法开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
气相1.png

(方法开发的一般步骤图)

 



一、样品及其来源



气相主要用于分离极性与非极性的挥发性化合物,气相色谱技术能够分离给定混合物中单一组分,从而实现对各组分的鉴定与定量。

 

适合气相分析的化合物必须有足够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。如果样品中的全部或某些组分能在 400ºC 左右或更低温度下挥发且不分解,那么这些化合物则可以采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。

 

在对一个未知样品进行分析前,需了解其来源,清楚样品的沸点范围,估计其含有的组分,避免样品中存在气相不能分析的组分(如无机盐)或可能会损坏色谱柱的组分。

 

气体或液体的样品,气相能直接分析。若是固体样品,在做分析前需要采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溶解,常用溶剂有丙酮、己烷、氯仿、苯等。

 

如能确认样品可直接分析,找一种合适的溶剂即可;如存在不能直接分析的组分,就要进行预处理(如萃取、稀释、提纯等方法)。

 


 

二、确定仪器配置

 


主要是在做样品分析时选用哪种进样装置、载气、色谱柱以及检测器。比如:分析啤酒的挥发性成分,就需要一个顶空进样器;要测定水中痕量含氯农药的残留量,就要用电子俘获检测器。

 

1 进样装置


在满足分析要求的前提下,尽量选用结构简单、操作和维修方便的进样系统。如填充柱和毛细管柱进样系统,这两者中首选填充柱进样系统;毛细管柱做常规分析时,分流进样系统为首选。

 

2 载气


应考虑载气对柱效的影响、检测器要求及载气性质(不能和样品起反应),常用的载气有氢气、氮气、氦气等。氮气的灵敏度高,稳定性较差;氢气柱效高且稳定性较好;氦气柱效和安全性都较好。

 

氢气、氦气的分子量较小常作为填充柱色谱的载气;氮气的分子量较大,常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的载气。

 

3 色谱柱


一般遵循相似相溶规律,分离非极性物质时选择非极性色谱柱,分离极性物质时选择极性色谱柱。

 

4 检测器


对于检测器的选择,我们也出过一期详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《气相检测器4位核心成员申请出战,你分得清它们的战力属性吗?》,如碳氢化合物常常选择FID检测器,含硫、磷的样品选择FPD检测器等等。

 


 

三、确定初始操作条件



在样品及仪器配置确定后,就需确定初始分离的条件,包括进样量、进样口温度、检测器温度、色谱柱温度和载气流速等。

 

进样口温度


一方面温度要保证样品能全部汽化,而且不会发生高温分解;另一方面,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,选择的汽化温度越高,高沸点物质的挥发程度越大,从而进入到色谱柱,易造成污染。所以在能满足汽化需要的前提下,尽量选择较低温度,使高沸点物质尽可能的保留在进样口玻璃衬管中。

 


检测器温度


原则是保证流出色谱柱的组分不会冷凝,同时满足检测器灵敏度的要求。大部分检测器的灵敏度受温度影响不大,所以检测器温度可参照色谱柱最高温度设定,而不必精确优化。比如在使用OV-101或OV-1毛细管色谱柱时,FID的温度可设定为300℃。

 


色谱柱温度


原则是既要保证待测物的完全分离,又要保证所有组分能流出色谱柱,且分析时间越短越好。柱温是影响保留时间的重要因素,一般柱温变化1℃,组分的保留时间变化5%;如果柱温度变化5%,则组分的保留时间变化20%。

 


进样量


若进样量过大,保留时间会变化,峰展宽或畸变,分离度变差;若进样量太小,会拖后保留时间。所以,需保证合适的进样量,如样品浓度不超过10mg/mL时填充柱的进样量通常为1-5uL,而对于毛细管柱,若分流比为50:1时,进样量一般不超过2uL。

 


载气流速


如果载气流速过快,会降低分离效能;流速过慢,色谱峰容易拖尾或者前伸。此外,不同流速下,保留时间变化差别也很大。对于特定的色谱柱和色谱条件,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和载气流速成反比。

 

以下以GB 5009.262-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条件为例:

 

 

气相2.png



 

四、优化分离条件


优化分离条件,是为了在最短的分析时间内达到符合要求的分离结果。本文主要强调通过调节色谱柱温度和载气流速(柱温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大于载气的影响)这两种方式。若改变温度和流速仍不能改变分离度时,则需更换色谱柱。

 

那么,色谱柱温度如何调节到最优?

 

1、保证柱温要低于色谱柱的最高耐受温度,以免固定液流失,影响色谱柱柱效和使用寿命;

 

2、一般柱温应比样品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低20-30℃,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样品,应采取程序升温,按预定的加热速度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增加温度(一般升温速度是呈线性);

 

3、保证柱温控制的稳定性、均匀性,以及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一致性,一般柱温控温精度为±1℃。

 

对于载气流速,又该如何调节呢?

 

以毛细管柱为例,在色谱分析中,载气流速与毛细管柱的内径成正比,不同内径的毛细管柱均有推荐的最佳载气流速,从理论上来说,该流速可以使被分析物达到最佳峰形。

 


 

五、定性分析



定性分析主要是需确定色谱峰的归属,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确定。

 

 

1.已知标准物对照

 

同种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应该具有相同的保留值,所以,可利用已知标准物质直接对照定性确定。

 

得到未知样品的色谱图后,在未知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标准物,并在相同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。随后,对比两张色谱图,哪个峰值加高了,则未知样品中就含有已知标准物的组分。

 

通过已知标准物对照法,一方面可避免载气流速的微小变化影响保留时间,从而影响定性分析的结果;另一方面,又可避免色谱图过于复杂时,保留时间测定准确度的降低。

 

 

2.相对保留值定性

 

相对保留值只受柱温和固定相性质的影响,柱长、固定相的填充情况和载气的流速均不影响相对保留值。所以,在柱温和固定相一定的条件下,相对保留值为定值,可作为定性的参数。

 

使用此方法时,可在规定的固定液种类、配比、标准物及柱温下,测定未知组分的相对保留值,并与已知物质的相对保留值相对照,若二者数值相同,则这两者属于同种物质。

 

 


六、定量分析



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样品中组分的准确含量。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有:峰面积(峰高)百分比法、归一化法、内标法、外标法和标准加入法(叠加法)。

 

不同方法的要求及特点有所不同,可参考下表:


 气相3.png

(色谱定量方法比较表)


 

气相色谱方法开发的最后一步,就是做方法验证,即验证所开发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。主要包括定量的线性范围、检测限、方法回收率、重复性、重现性和准确度等。

 


© Copyright 2018 - HEZHIXING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    鄂ICP备18006177号-1
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1213 号